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0日讯(记者吴昊 通讯员闫鹏慧) 5月20日,青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人大代表开展“三进”活动,30余位市人大代表前往青和居考察调研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并对长江大保护进行考察调研。
市人大代表们首先来到青和居,参观人大代表工作室、青山绿水红钢城新时代展馆、政务服务大厅等,详细了解社区基层治理有关情况。随后,市人大代表们在青山江滩登上水政船舶,考察调研长江大保护青山段有关情况。
市人大代表们在青和居考察调研。 长江日报记者吴昊 摄
据介绍,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议案《关于加快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助推长江大保护案》提出,要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加快推进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高质量建设。
青山区聚焦做好“生态+”文章,将“生态优先”理念有机融入到产业发展中,深入推进长江生态廊道建设。2021年,青山区政府被评为湖北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表现突出单位。
目前,青山区已初步明确,通过形成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青山先行区建设不相适配的发展负面清单,以负面清单为导向,研究实施路径,通过建立项目库、明确节点目标、推动项目实施落地补齐区域发展短板。结合青山区“十四五”总体规划,项目库内初步共有135个项目(含前期谋划项目),总投资925.42亿元,并正在积极推动柏斯钢琴文创园、启迪冰雪小镇、华侨城红坊等文旅项目。同时,青山区将发扬特有的政企联动优势,充分挖掘武钢、电厂、石化三大国企工业文化资源禀赋,打造红色文化文旅游线;围绕青山矶、青山古镇等历史文化,做好基础配套,打造青山之根历史记忆游线。
市人大代表乘船考察调研长江大保护青山段进展情况。 长江日报记者吴昊 摄
据了解,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青山段共有江滩闸口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建设八路至武丰闸段)、青山湿地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武丰闸至八吉府大街段)两个重要子项。目前,一期已确定采用以生态自然为主题的景观方案,打造构建健康完整的区域生态系统,打造具有长江流域湿地特色的滩涂。二期范围确定以工业遗址为主题,打造工业特色生态滨江公园,实现工业岸线向生态岸线、生活岸线的转变。
【编辑:胡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