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首诗给青山
满满挚爱和依恋
写一篇美文给青山
饱含万千情愫
……
今天起
“美丽青山”开辟专栏
《诗话青山》
用华美的文字
述说青山人心中
最美的青山
第一期来倾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程 琳
写给青山的诗
摄影师几次调整无人机
巨大的吊钩钓起夕阳
江南的塔吊
追赶上江北的落日
它不必把这熔金的球体
吊进江面的轮船或江岸的汽车
纯粹的取景装置
原地不动走到了美的尽头
曾经的使命唤起遥远的回响
和钢之城铿锵的拔节声
万古长江吹来新鲜的风
准新娘提着婚纱
从天鹅绒的草坪起身
江滩翩翩起舞的人们
与江上的鸥鸟非对称地
叠入金色的晕轮
钢的双弦琴
弹出波光潋滟的余音:
“青山不老,青山长青……”
青 山 青
青山的山只与自己争高
一望无垠的平野
兀地突起即为大观
“为爱青山矶,且对青山住”
江上往来人看倦了萧瑟秋风
独爱矶头山满目苍翠
如杏花村呼呼作响的青帘
等待着慰藉逆旅的风尘
维舟而上,便可极目楚天
岷峨西来,大江东去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不管是王世贞还是陆游
都是晚到的后生
▽ 翻转手机查看
图片来源:武钢有限
“青山矶为大矶头,楠姆山为小矶头”
古时烟波相连,舟楫往还
直通鲁肃操练水军的东湖营寨
夏水襄陵,洪波涌起,大江便是大湖
江湖为海,但见两只绿毛龟浮于海面
从流飘荡的蚂蚁赖此系缆喘息
当太多的水遁地而走,二矶之间
竟然淤出滩地,沧海桑田,土生土长
地形悄然上升,向东渐成莽野,人称荒五里
为新中国炼出第一炉铁水的钢铁巨擘
武钢的第一根基桩就打在这片土地
其上有一山包,名曰石山,临风送目
刚好鸟瞰百炼成钢杂花生树的全幅画卷
矶头山,楠姆山,石山
三座山鼎足而立
守护着青山绿水红钢城
最小的山供奉着最大的神灵
楠姆庙以母之名,镇恶水,佑苍生
上善若水,不为已甚
甘利万物而就下,据此已无法考证
楠姆菩萨究竟是仙是佛
这里的人们更愿意相信
她是一位母亲
如今青山犹在,庙已难寻
祈福还愿不必涉水而来
只需心香一瓣,指青山为证
这里,一切美好都配得上
长江长流,青山长青
钢厂的鸽子
图片来源:武钢有限
春风吹响一支支绿色的旋律
高炉巍峨的身影
成为背景板,烘托出
一片片森林和绿茵
各种姹紫嫣红
纷纷拿起画笔
宣示着每一种色谱
独一无二的存在理由
对应着众香国,百花园
对应着环厂西路,中环线
也对应着工业港午夜的灯辉
江面的璀璨
即使是在年轻的梦里
我心爱的钢厂
也未曾如此丰神俊朗
徜徉于生命的绿原
在希望的田野上
捧出如此醉人的芬芳
如此眩目的斑斓
一粒飘向空中的铁原子
飘进我的二十岁,清澈的眼神
从那以后谈着谈着热爱
谈着谈着梦想
就要费力地堵住沙眼
如今,那一粒铁原子
已变成一群群鸽子
成天带着鸽哨,缭绕着
钢厂上空的蔚蓝
注视着石头开花
点亮灯盏,越来越逼近
百炼钢的纯净
并用铁心的誓言
守护着纯净的空气
长江的碧波,东湖的绿水
和这片以青山命名的
钢铁摇篮
一阵接着一阵
从红房子的坡顶起飞
仿佛来这里探望家人
又仿佛早已洞悉
一只自动痊愈的沙眼
不会再因为欣喜而泪流满面
钢城的鸽子
时而落到武钢一号高炉
国家工业遗产公园
与游客一道打卡
时而落到炼钢智控中心的门前
仿佛要与游客交谈
/ 作者介绍/
程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第31期学员,中国宝武武汉总部职工文学协会会长,青山区作协副主席。
诗作发表于《诗刊》《扬子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长江文艺》等,入选《长江文艺60年诗歌精选》《中国诗人》2020-2021年度荣誉诗人、《诗选刊》全国诗歌大展70后方阵、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重点人才库等,多次荣获全国冶金系统文学奖、湖北省楚天文艺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