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辈讲述祖辈故事,青山区近6万师生同上思政直播课

2019-12-12 09:51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12月10日讯(记者肖杨 通讯员陈学兵 许莹)“红钢城为何叫城,地名里有城的可少见哦!”“我骄傲,我是青山人!”今日下午,青山区“同上一堂思政课,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在红钢城小学举行,该区51所学校近6万名学生通过网络直播同步收看了一堂生动形象的思政课。

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

工业研学了解自己的家乡

“我的梦想是当生态环保员!”“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建筑设计师!”活动一开始,红钢城小学五年级(2)班班主任魏玉妮,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思政课展示。她从青山区戴家湖公园的一列绿皮火车说起,串起了 “煤灰山“的前世今生——上世纪50年代,戴家湖是青山热电厂粉煤灰堆场,自2015年,戴家湖被改建成公园,其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家门口的变化让学子们纷纷感慨,“长大了我想去修复更多的河流湖泊”“红房子面临拆迁改造,想当设计师给红房子穿新衣。”

据悉,参与这堂展示课的30余名五年级学生,都是该校《红房子工业研学课程》小组成员。去实地考察探寻“煤灰山”的前世今生,感受绿皮火车和工业文化,探访武钢博物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山版画”……红钢城小学副校长姚燕介绍,通过每学期覆盖全校的研学活动实践周,学生们在工业研学之旅中,能了解到家乡的历史文化,亲身体会了工业城市的发展变迁,更树立了他们的家国情怀,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

孙辈动情讲述祖辈故事

此次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中,孙辈们娓娓道来讲述的祖辈故事,因真情实感引发了全场共鸣。

红钢城小学五年级(1)班学生丁凌薇,回忆了自己的太奶奶吴腊秀——一名武钢幼教中心普通幼儿园老师的故事。“我的太奶奶1958年为了武钢的建设来到青山,武钢劳动者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太奶奶就像母亲一样对待幼儿。”丁凌薇说,一次太奶奶值夜班,发现一名男孩精神不振,她赶紧送医,使幼儿转危为安。“这只是她20多年工作的一个小的缩影,她却收到家长的一致称赞,还被光荣的载入1958年—1988年武钢群英谱。”丁凌薇骄傲地说,“普通的工作也能干到极致,长大后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得到别人称赞的人!”

武汉市皮肤病防治院宣讲员程程,以《平凡英雄》为题,真挚讲述平凡姥爷的不平凡故事。程程讲述了姥爷1952年在上甘岭战役中冲锋陷阵,不畏牺牲的感人故事,“他没有名垂青史,也没有显赫战功,但他的骨子里何尝不是流淌着滚烫的红色血液,在我的心里他就像一束光!”

“这样的故事让我们印象深刻,原来普通人都能成为英雄。”现场五年级(2)班学生李诗琪告诉记者,在课堂上,她们班同学上学期还开展了《祖辈的回忆录》活动,班主任魏玉妮老师让她们帮自己的爷爷奶奶写回忆录,采访老人们年轻时的奋斗与贡献。“思政教育要让孩子们有所感,有所得,身边人的故事更能打动人。”魏玉妮老师说。

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

青山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学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要充分利用武汉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青山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步入社会大课堂接受一线的、鲜活的教育。

【编辑:石吉源】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