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微实事,温暖群众心。青山区各街道积极发动多方力量,参与共同缔造,从细微处着手,通过征集“微心愿”,对社区环境进行“微改造”,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精细化、精准化水平,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点亮“微心愿”
同做“圆梦人”
冶金街道
“微心愿”体现群众心声,从个性微心愿中的“行动不便、恶劣天气想找人代购菜品”到共性微心愿中的“修葺改造小区老旧门楼”,每一个微心愿都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冶金街道现代花园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居住地党员,以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树榜样为抓手,开展共同缔造“最美圆梦人计划”活动,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同筑居民“幸福圈”。
为提高“最美圆梦人计划”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区组织居住地下沉党员对辖区困难群体进行全面摸排,并通过微信群、网格群等线上平台和“天天敲门组”等服务载体多渠道广泛征集低保、残疾等困难群众的微心愿,充分了解群众的需求。
“现代花园A区的韩婆婆独居,需要有人时常照料一下。”“这个心愿我来认领。”社区发布韩婆婆的“圆梦计划”后,居住地党员刘胜利第一时间认领了这个“微心愿”。“小区门楼年久失修希望进行修理。”民建青山区工委和辖区青厦物业公司主动认领B区和C区的门楼修葺改造心愿……自“最美圆梦人计划”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对征集到的“微心愿”进行梳理汇总建立台账,通过“邻里对对红”结对帮扶,并在“i武汉i家园”信息平台发布“微心愿”,号召党员、志愿者进行结对帮扶,争当圆梦人。
“微心愿”分为“个性”心愿和“共性”心愿两类,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方式,社区共认领“个性”微心愿6个,议定“共性”微心愿3个。
在大家的共谋、共议、共建下,现代花园B区和C区的老旧门楼焕然一新,C1门栋前的遇雨积水问题得到解决,刘胜利也与韩婆婆从互不相识的两家人变成了和睦邻居的典范。看着修好的破裂水管,家住现代花园C区的熊婆婆开心地表示:“圆梦计划真好,许下心愿后,很快就能得到解决,真的十分感谢社区和下沉党员。”
如今,现代花园社区参与“圆梦计划”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越来越多,年底社区还将组织居民代表、党员骨干、共建单位等群体开展评议活动,针对“圆梦人”认领“微心愿”的频次、内容、效果评选“最美圆梦人”。
下一步,现代花园社区将坚持以“微行动”助力“微心愿”,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带头,聚合力发动辖区居民参与到共同缔造活动中来,开创治理新格局,实现居民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长廊“微改造”
架起议事连心桥
钢花村街道
小区事务没人管怎么办?居民需求不清楚怎么办?重大事情如何商议没头绪怎么办?这些问题都难不倒钢花村街道121社区。
长廊改造前
原来,社区对位于中心花园的露天长廊进行了修缮,在原本凹凸不平的地面铺上了红地毯,将墙皮脱落的水泥柱重新粉刷,给长凳重新刷漆,让长廊摇身一变成为社情民意集中地,也成为121社区首个居民“议事廊”,大家纷纷夸赞这是“民心工程”。
长廊改造后
10月30日,“议事廊”迎来了首个议事会,会议的主题是为议事廊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前期,社区工作人员在居民微信群发送了取名征集海报。居民群众和下沉党员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清风长廊、安康长廊、悠然长廊、邻里长廊等寓意美好的名字。经过党员和居民代表共同商议,最终确定名字为“安康长廊”,寓意社区的居民身体健健康康,日子和和美美。
经过“微改造”后的“安康长廊”深受居民的喜爱,大家纷纷表示,我们既有了一个休憩聊家常的“谈心廊”,也有了议事、反映问题的“议事廊”。社区志愿者马慧贞激动地说:“看到崭新的长廊,我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居民们平日里可以到‘安康长廊’聊天、下棋,参与社区举办的乐民活动,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露天长廊是居民经常锻炼身体、谈心聊天的地方,邀请大家在这围坐议事,轻松惬意的环境让大家伙儿更容易畅所欲言,为社区这个有温度的做法点赞!”党员张师傅对改造后的“安康长廊”夸赞不已。
社区党委书记郑玲莉表示,“安康长廊”不仅是一个供居民休息娱乐的休闲廊亭,同时也是一个可以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的红色廊亭,通过全面倾听群众呼声,让社区联系服务群众更紧密,架起了社区与居民的连心桥,切实提升了社区的治理效能。
下一步,社区也将继续紧抓“共享”“共建”“共治”关键词,致力打造管理更有序、环境更优美、服务更完善、居民更和谐的和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