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将时光
拨回到学生时代
最让你不舍的青春往事
都有哪些呢
是老师的谆谆教诲
还是一同拼搏的同学情谊
抑或食堂里一碗热腾腾的汤面……
《诗话青山》第七十六期
带您一同品读
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刘江华
《舌尖上的武钢三中》
从平实温馨的字里行间
重拾那些学生时代的美好
舌尖上的武钢三中
时光的笔触,在岁月的素笺上绘下斑驳的纹路。那些逝去的日子,总在不经意间,因某个熟悉的场景、一口熟悉的味道,被重新唤醒。于武钢三中的学子而言,学校的食堂,便是这样一处承载着青春记忆与温暖情愫的所在。
它的前身全称“武钢三中营养广场”,被亲切地简称为 “武广”。下课后冲向 “武广” 用膳,是校园里心照不宣的默契。
彼时的 “武广”,只有两层小楼。考虑到还服务着近两千师生,上世纪的建筑不仅朴素还略显拥挤。水磨石地面上,经年的油花星星点点,留下烟火的痕迹;逼仄的空间里,拥挤的人群和炉火上的稀粥,沸腾不已。
在那里,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食物的香气,每一个角落都回荡着青春的笑声。那是独属于旧时光的烟火与热闹,是一段镌刻在心底的珍贵回忆。
时光流转,新校的食堂焕然一新,就显得高端洋气了。1156平方米的空间,1182个餐位,有条不紊地接纳着就餐的师生们。排队时长不超过5分钟,让每一份期待都不是漫长的等待。
在我看来,无论是记忆中质朴的 “武广”,还是如今崭新的食堂,它们都有着共同的魔力——用一道道美食,拴住师生的胃,牵着师生的心。
新食堂的菜品丰富多样,10个大品类,200多个单品,构成了一本包罗万象的美食宝典。
新食堂分为三层:一楼,是美食的宝藏地。16种单品各有风味,但是特色擂椒饭值得推荐。擂椒独特的香辣与软糯的米饭相互交融,每一口都充满惊喜,每一口都让人食欲大开。
你以为只有这些,就显然是没有深入了解一楼的内涵。16种盖饭套餐,荤素搭配得宜,营养又美味;15种小吃,或酥脆可口,或软糯香甜;蒸点区约25个品种的包子、馒头等,热气腾腾,散发着家的温暖;水煮区约25个单品的面条,清汤寡水的清新、红汤浓烈的热辣,满足着不同的口味偏好。
从西面的楼梯踏上二楼,扑面而来的是羊杂面的鲜香。每一碗都精心烹制,羊杂的醇厚与面条的爽滑相得益彰。
快餐区有15个品种左右的汉堡、薯条、猪排、鸡块等美食,配上浓郁的番茄酱,是便捷与美味的完美结合。小碗菜区域,20个单品菜肴精致小巧,一菜一碟都藏着生活的小确幸。10元套餐每餐12个品种左右,实惠又饱腹,再加上可供选择的牛奶,为学子们的活力续航。
人气最旺却并不是它们,麻辣烫才是二楼永远的王者。食材荤素搭配品类丰富,冷柜的加持下保证了新鲜的口感,滚烫的高汤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本真的味道,配上芝麻酱、香菜和葱花,淋上一勺香而不辣的秘制辣椒,简直是人间美味。如果你感觉不能尽兴,没有关系各种当天新包的水饺,绝对让你想起外婆的味道。
相比之下,负一楼的教工餐厅就显得朴实无华很多。菜品不丰富,也不匮乏;味道不油腻,也不清淡,主打一个中庸和刚刚好。我猜想它存在的更多意义在于,就餐高峰时节,避免和孩子们抢饭,也让孩子们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美好的午餐时光。
在众多美食中,热干面、牛肉粉、羊杂面、汉堡包、麻辣烫、烤鸭盖饭等,成为学子们心中的挚爱。就拿牛肉粉来说,人们常说 “得不到的最珍贵,得到的不会珍惜”,但食堂的牛肉粉却历经一届又一届学生的严选,品质有目共睹。
它或许没有山珍海味的奢华,只是普普通通的粉或面,但牛肉软烂,搭配着恰到好处的汤头,真是让人一天都有美好的心情。若是再加上一个金黄的虎皮蛋或者荷包蛋,配上一杯香浓的豆浆,多巴胺简直要飞起。考虑到只需10元的价格,超高的性价比瞬间让人眼前一亮,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点赞。
许多孩子高三毕业时,总会特意将饭卡余额留下。等到寒暑假回校看望老师,大家拿着饭卡,找个桌子相聚一堂,点上熟悉的饭菜,谈天说地。那一刻,食堂里弥漫的不仅仅是食物的香气,更是浓浓的师生情、同学谊。
武钢三中的食堂,能在学子心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朝夕相伴固然是一方面,那些暖心的细节更是关键。
降温时,免费供应的姜丝可乐,甜辣交织,驱散寒意;传统节气的美食,腊八粥、粽子、地米菜煮鸡蛋……任大家品尝,传承着古老文化和即时的温情;月底免费的娃哈哈AD钙奶,带着童年的味道,给紧张的学习生活添一抹甜蜜;高考时节的985 套餐,满含着对学子们的美好期许;晚自习后的消夜,为那些挑灯夜读的身影,送上温暖的慰藉。
食堂的阿姨打菜的手从来不抖,吃不饱可以再去加饭、加菜。上学的时间遇到过生日,这里可以切蛋糕,同学们会为你唱起生日歌。每一句可能都不在五线谱上,每一份情感却货真价实,让人热泪盈眶。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食堂也有个让人又爱又恨的 “缺点”——容易让人长胖。别问我为什么知道,我也是“受害者”之一。不少孩子毕业时,体重也都悄悄增加了不少。
有些事,非经历不能明白。离开以后,你才会发现食堂早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温饱之地,它承载着超越了物质和本能的许多意义。
它是青春的调味剂,酸甜苦辣,调出了校园生活的百般滋味;它是记忆的收纳盒,喜怒哀乐,记录着青春时光的温暖美好。
一届又一届的学子来来去去,而 “武广” 的美味,始终在舌尖徘徊,在心底扎根。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会褪色,反而在岁月的沉淀下,愈发香醇,成为校园“乡愁”的一部分。
(来源:美丽青山)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