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留下32张布币 老妈妈缝成“钱衣服”珍藏16个春秋

2021-05-27 14:35  

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文物保护中心,收藏着一件珍贵而独特的“钱衣服”。这件衣服由32张宽三寸、长五寸的布币组成。币面上针线纹路和镰刀、斧头、五星组成的图案,仍清晰可见。

这件“钱衣服”出自何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日前,苍溪县文物保护中心业务室主任代林华向记者讲述了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红军来了 待她如亲娘

1933年5月,红四方面军进入苍溪境内,一举控制了东部广大区域。6月至7月上旬,红军在文昌宫、文昌场建立了中共川陕省苍溪县委和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政府。

苏维埃政府附近一处名叫“权家寨”的地方,住着一位张权氏老妈妈,时年50多岁。她的儿子,被军阀田颂尧的部队抓去当挑夫,累死在了路上;她的丈夫得了“痨病”,没钱医治,也离开了人世。只剩下张权氏老妈妈一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红军来了之后,一个班的兵住在她的家里,待她如同亲娘。白天帮她修补破旧的房屋,挑水劈柴,打扫卫生,种菜种庄稼,张权氏老妈妈看在眼里、乐在心上,逢人便说,“真没见过这样好的兵啊!”

到了晚上,老妈妈同红军战士们围坐在火堆旁,一边拉家常、讲故事,学唱红军歌曲;一边借着火光,给战士们补衣服、纳鞋底,其乐融融,情同母子。

奉命转移 悄悄留下布币在锅底

转眼半年有余,红军奉命转移。张权氏老妈妈依依不舍,把红军战士送了一程又一程,含泪告别,直到看不见红军的身影才返回家中。

坐在空荡荡的屋内,张权氏老妈妈准备做晚饭,当她拿起小方桌上的锅盖时,一叠厚厚的崭新红军布币映入她的眼帘。这时她才想起,临走时,王班长执意要付给她在她家生活期间所花的粮食、蔬菜以及铺草钱,张权氏老妈妈生气地回绝了。

但王班长还是悄悄地把这叠钱放在了锅盖下面。

张权氏老妈妈颤抖着双手捧起布币,顿时泪流满面。望着一张张宽三寸、长五寸的布币,币面上“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字迹和镰刀、斧头、五星组成的图案,眼前仿佛浮现出了红军战士们朝气蓬勃的脸。

视若珍宝 把布币缝成衣服穿在身上

红军暂时撤走了,革命组织转入地下活动。外逃的土豪劣绅又回来了,他们张牙舞爪,严令收缴红军物品。张权氏老妈妈的家,也被抄了好几次,家里的钵钵碗碗都被打烂了。

可是张权氏老妈妈把红军留下的这32张布币视为无价之宝,细心珍藏着。起初放在墙缝里,用泥糊好,可是敌人抄家时,到处挖地板、推墙壁,她很不放心。过后,她又将布币放入瓦罐,埋在竹林丛中的泥土内,但又怕时间一长,潮湿霉烂了。

左思右想,最后,她决定把布币用针线连成衣服,逢在自己衣服的夹层里面。

为了躲避坏人的监视,张权氏老妈妈只得半夜起床,借着窗缝里透进的月光,慢针慢线地来连。连熬了七个夜晚,才把这些布币连成衣服样式,缝在自己一件旧夹衣内。

就这样,张权氏老妈妈一年四季都穿着“钱衣服”,以这样的方式把它珍藏了16个春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年近古稀的老妈妈听闻红军又回来了,欣喜万分,手捧这件“钱衣服”,找到人民政府,请求替她还给红军。

如今,这件“钱衣服”被珍藏在苍溪县文物保护中心的文物陈列室里。(记者刘彦谷)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