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名册上的“勾勾”即将画满,她的查漏补缺工作从3天前就开始了

2021-08-08 09:44   覃柳玮

长江日报8月7日讯 6日上午11时,刚刚为居民服务完,网格员沙莎立即赶回社区。当天是全员核酸检测的第三天,她要赶紧联系还未检测的居民,同时更新在其他地方已经检测的居民信息。

沙莎是青山区冶金街道碧苑花园社区的副主任,同时管理一网格。社区的核酸检测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绝大部分居民已经完成检测。6日当天,社区内两个检测点只检测了不到100人。经过3天的检测后,6日,查漏补缺工作随即展开。

据了解,一网格有332户,清查这些人是否完成检测,工作量不小,但沙莎胸有成竹。原来,从核酸检测的第一天开始,她就已经做好了统计。

社区书记汪伟要求大家在帮助居民扫码的同时,也要手写登记一份居民基本信息,方便社区进行统计。这是沙莎第二次经历全员检测了,她知道,作为网格员她必须摸清自己网格的情况,对所有居民负责。沙莎做事十分细心,她打印了一份1网格居民的花名册,一共46页,登记在册的有898人。

每天晚上检测完后,沙莎就拿着社区统计的检测人数总数据进行对照。只要看见有自己网格的居民,她就在花名册上把居民找出来,同时在他们名字后面打“勾勾”。一页一页地翻,一条一条地找,检测人数最多的4日,11点结束检测后,沙莎对名单一直忙到半夜12点半。

沙莎(右)与夏礼梁交接上午清查的情况。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6日上午,因为要为一名前段时间去世的社区独居老人立墓碑,沙莎请社区下沉党员夏礼梁先帮自己给未检测的居民打电话。两人做好交接后,她继续清查。当天上午,沙莎与夏礼梁合作,共为约100名居民打通了电话。大多数未登记的居民已经在单位检测了,或已经在医院检测过了。

沙莎正在给未做核酸检测的居民打电话询问情况。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长江日报记者看见,沙莎的花名册做得非常细致,不同门栋用不同颜色间隔,出租户用深色显示。每摸清一个居民,她就要在最后的备注栏标明原因。花名册上的“勾勾”快画满了。

每摸清一个居民,沙莎就要在最后的备注栏标明原因。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摄

与夏礼梁用社区的座机打电话不同,沙莎打电话用自己的手机,她说居民们都认识她的手机号。沙莎说:“居民非常支持社区的工作,检测的通知发出去后几乎是一呼百应,还有的老年人拄着拐杖过来检测。我们只有工作得更细心,居民们才会更安心。”

(长江日报记者覃柳玮 通讯员罗弋)

【编辑:胡之皓】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