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30日讯(通讯员 蒋文青 张毅 向敏 秦娟)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舌尖安全大侦探”、别开生面的“小手拉大手”活动……今年暑假,青山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基层市场监管所,走进社区暑假托管班,为孩子们送去食品安全知识,筑起暑期饮食安全防线。
“饭前洗手搓泡泡,三无零食我不要;包装看看保质期,健康吃饭没烦恼!”在青山区航舵社区暑假托管班,小朋友们跟着青山区武东市场监管所的宣讲人员,一边欢快地拍着小手,一边齐声念着顺口溜。这朗朗上口的语句,如同春雨般,悄然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食品安全知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新沟桥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讲解食品安全知识。通讯员 秦娟摄
在情景模拟环节,宣讲人员生动还原了在学校周边小卖部购买食品的真实情境。他们手持一瓶过期饮料和一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饮料,邀请同学们现场做出选择。“这瓶饮料已经过期啦!”“这个生产日期看不清楚!”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教学,孩子们将刚学到的食品安全知识活学活用,真正掌握了辨别不合格食品的“火眼金睛”。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普,让安全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变成孩子们的“实用小妙招”。
“原来买冰激凌还有这么多讲究!”在青山区悦达社区暑期托管班,青山区冶金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化身“食安老师”,为20余名孩子拆解生活中的饮食误区。“买冰激凌要最后放进购物篮,回家赶紧塞冰箱哦!”工作人员从家庭饮食、校园周边、夏日高风险食品等多个方面强调了日常饮食管理的重要性,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食品储存和处理习惯。
“暑假里,孩子们放了假,但小零食里的‘大安全’可不能放假!”青山区八吉府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带着满满的“安全秘籍”,给向家尾暑期托管班的小朋友们上一堂超级好玩的“舌尖安全大侦探”课。“这些五毛食品看着很诱人,但它们可能藏着小怪兽哦。”工作人员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教孩子们变身零食侦探: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不是新鲜;找找有没有生产厂家和地址;颜色太鲜艳、味道太浓烈的,可能就是可疑分子!孩子们瞪大眼睛,争当火眼金睛小侦探,纷纷表示:“以后买零食,要学会辨别食品信息”。
食品保质期请你来找碴。青山区新沟桥市场监管所联合科苑社区,在暑假“爱心托管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手拉大手”食品安全宣讲活动。活动现场,执法人员以孩子们喜爱的“辣条”等零食为切入点展开讲解,并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互动内容: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食品安全动画短片,让孩子们了解食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开展“食品保质期找碴游戏”,执法人员展示多组不同保质期的食品包装,引导孩子们辨别过期食品,两个小朋友在游戏中准确识别出过期食品,获得了执法人员的点赞。
“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实用。”多位社区负责人表示,孩子们在游戏、互动中掌握了食品安全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单纯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为孩子们筑牢了“舌尖上的安全屏障”。
【编辑 / 李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