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7日讯 在第26个“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青山区红十字会联合医院、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应急救护宣传培训活动,将急救知识与技能送到群众“家门口”。
9月11日,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白玉山街道康美社区党员开展了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培训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示+互动体验”模式,聚焦居民日常生活中高频突发场景。从心肺复苏的按压深度、频率,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开机、贴片粘贴步骤,讲师逐一拆解演示,指导居民操作模拟人、练习AED使用。现场还为居民发放了内含酒精、碘伏、创可贴的急救包。
为强化重点人群应急救护能力,9月11日、12日,区红十字会联合武钢二医院,针对医护人员开展专项红十字救护员(初级)培训。培训采用“理论考核+实操考核”双达标模式,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AED使用、创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与搬运等核心技能。共有138名医院职工参加,全员通过考核。据悉,这也是宝武武汉总部工会“生命守护者AED急救设备进基层”项目在该院首次正式落地。
9月12日,工人村街道青和居社区将“应急救护培训”与“消防演练”融合。活动现场,社区消防专员先通过模拟“高层住宅起火”场景,讲解火灾逃生路线规划、灭火器与消防栓使用方法,并组织居民开展实战逃生演练。随后,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衔接讲解心肺复苏,演示如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帮助居民群众树立“预防为先、自救互救”的安全理念。
青山区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此次“世界急救日”主题活动通过“社区普及+医院专业+消防联动”的多维模式,旨在让应急救护知识深入人心,提升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下一步,区红十字会将持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成为社会新风尚,为建设平安青山筑牢生命安全屏障。
(长江日报记者张越 实习生王若琪 通讯员江元元 唐文 甘柳晖)
【余丽娜】